热门搜索:
20m3/d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装置结构设计人性化、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能够对污水进行充分生化处理,适用于日处理量1~1000吨污水。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便于维护运行管理,只需半年清一次污泥、污泥量少、臭味小、不造成二次污染,不用剂、间歇式曝气、能耗低,运行费用低,脱氮率高,处理效果好。设备详细配置,欢迎联系我们!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概述】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可以将污水中的异物过滤掉,通过设置的**隔板、*二隔板、和*三隔板能够把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腔体,使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分隔开,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设置的紫外线灯可以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灭菌处理,有利于污水的回收利用。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方法有效地利用聚糖菌胞内储存机制,可以较大限度地利用污水中碳源进行反硝化,*外加碳源。
(2)与常规工艺比较聚糖菌利用胞内碳源脱氮工艺稳定,且脱氮效率较高,通常可达到80~90%。
(3)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对碳源的合理利用也较大限度地避免了好氧氧化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因此具有节能、二次污染小的特点。
(4)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方法中的聚糖菌泥龄长,剩余污泥排放少。
(5)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方法中污泥曝气池的设立可以通过水力停留时间的变化来调节微生物的聚糖代谢途径,有效实现对工艺运行稳定性的控制。
(6)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中,将污泥曝气池设置为两级曝气,能够进一步加速聚糖菌胞内储存代谢途径的启动,同时还能保持聚糖菌胞内储存物质的含量,避免被大量消耗。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方法】
将污水通入厌氧池,池中的聚糖菌活性污泥发生厌氧反应将污水中的物转化为胞内物质进行储存,在沉淀池Ⅰ内经沉淀分离得到污水上清液和聚糖菌活性污泥。将污水上清液通入硝化池内发生硝化反应,污水中的氮转化为硝态氮;聚糖菌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曝气以发生好氧反应,迅速启动胞内储存代谢途径的同时保持胞内储存物质的含量。将已完成硝化反应的污水上清液与曝气后的聚糖菌活性污泥在缺氧池内混合,聚糖菌利用胞内碳源储存物质发生反硝化反应,并合成糖原得到脱氮的泥水混合物。将脱氮的泥水混合物排入好氧池中污泥发生好氧反应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残存的物,并调节污水和污泥性状。再次沉淀,即分离得到出水和聚糖菌活性污泥,沉淀得到的聚糖菌活性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实现连续式污水处理。本发明所述方法以聚糖菌代谢为核心,通过其碳循环与氮循环偶联完成对污水物和氮的同步高效去除,除氮效率高,*添加碳源,脱氮效果稳定。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性能】
(1)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简单工艺,设备集成程度高,设备吨水占地面积0.1~0.2m2,占地仅为传统工艺的10%-25%,节约土地资源,便于选址。
(2)*专人值守。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全自动化控制运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3)处理效率高,效果稳定。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并可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4)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无剩余污泥产生,设备运行噪音小,对周边环境无明显影响。
(5)低碳节能。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的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减少供氧,节约曝气能耗,较常规传统好氧工艺节能60%。此外,无剩余污泥排放,减少了污泥处置引起的碳排放,所以工艺的整体碳排放相比传统工艺减少约2/3。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步骤】:
(1)调节池施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区域,并在相应的施工区域用挖掘机挖掘至设定的深度形成调节池,然后将调节池的侧面和底面分别进行夯实处理,再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厚度为10~15cm;
b、待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在调节池的内部搭设加强板筋,然后在调节池内安装*二输水管,使*二输水管的端口与调节池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小于25cm,并在*二输水管上安装抽水泵,接着将*二输水管固定在调节池的内侧面上;
c、然后在抽水泵的上方20~30cm的位置安装过滤网,使*二输水管贯穿过滤网,并将贯穿位置用铁丝进行固定,接着在过滤网的上方通过支撑架安装搅拌粉碎装置,使搅拌粉碎装置与调节池进行固定连接,保证搅拌粉碎装置的底端与过滤网之间保持10cm以上的间距;
d、最后将污水的源头通过进水管与混流槽进行固定连接,并在混流槽上引出**输水管,使**输水管的出水端位于调节池内支撑架下方20cm的位置,然后将其与调节池的侧壁进行固定;
(2)缺氧池施工
a、待调节池施工结束后,沿着调节池的水平方向,且距离调节池1~1.5m的位置开挖缺氧池,缺氧池的深度与调节池的深度相等,分5次开挖,每次开挖的深度均相等;
b、待整个缺氧池挖掘结束后,用夯实机对缺氧池的内壁和底面进行夯实处理,在靠近调节池的侧面上用手持式夯实机进行夯实,然后沿着缺氧池的底面和侧面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厚度为15~20cm,待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在缺氧池内安装加强板筋进行支撑固定;
c、最后通过吊装机将密封罩吊运至缺氧池的上方,并沿着缺氧池下放至距离池口0.5m的位置,通过人工扶持密封罩,将密封罩安装至设定位置,密封罩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再将*二输水管的出水口安装至靠近调节池一侧的通孔内,将其连接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