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节约占地面积节省投资,噪音小,容易安装、操作简便,性能好,将混凝过程的快混池、絮凝池及气浮滤池集成为一套整体设备,使得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对污水处理效果好。
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方法
1 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方法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处理方式,对待生物处理一共有四种方法可供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其中费用时间是主要的问题,以及在废水回收利用后的。运输也是一大问题,种方法就是活性污泥法,这个方法对待物的处理效果比较好,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帮助祛除物中的污染物,但是对待脱氮的效果不是很好,在除磷的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做不到很好的发展,同时,在使用活性污泥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的费用也太多,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观测和利用,虽然活性污泥法,对于污水中的物污染处理比较好,但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没有很好的进行脱氮除磷,所花费的金额较大,所以,在此基础上,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进行运用。*二种方法就是A/O方法,这个方法实行起来比较的简单,没有太过繁琐的过程,这个脱氮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花费比较高,如果进行大量污水的处理的话,会花费比较高昂的费用,电能的消耗也是一个方面,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合理的应用。*三种方法是SBR法,在进行运作的过程当中,能好的抗击负压,减少压力,但是这个方法容易发生故障,因为在运作的过程当中,这个方法是通过自动化来运作的,一定程度上,就无法进行好的操作。*四种方法是接触氧化法,这种方法的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低,不存在很高的成本,但是需要定期去换材料,来供所需,所以花费比较高,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操作。
.2 生态处理方法
种是人工湿地法,该方法对待污水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各个方面也没有进行限制,而且进行湿地处理,也能当成一个景色去欣赏,但是这个方法易发生堵塞,没有办法进行合理的运行,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抗寒工作,所以这个方法也存在不合理性。
*二种就是土壤渗透法,这个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费用低,效果也好,但是很明显,占地面积比较大,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操作。
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集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及沉淀于一体的连续进出水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它同时兼具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及按时间进行分割的间歇性活性污泥法的优点,与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相比,省去了污泥回流的环节,因而节省运行能耗及减少处理设施及投资;与按时间分割的间歇流活性污泥法相比,具备连续进出水的特点,因而减少了处理设施容积及总的土建投资。按该工艺设计的反应池利用设置于池底的三相分离器实现单池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通过调节曝停比营造出污水在反应池中的多级A/A/O状态,使污水在反应池中处于佳状态的脱N除P工况,以大限度地去除N和P。在工艺运行过程中,曝停比可根据进水水质、水量、温度、季节的情况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佳量曝气,系统节能的目的。
污水处理系统配置的集中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原污水水质,灵活地控制IBR的运行模式,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使工艺的能量消耗小化。
工艺优点
①构筑物少,用地节省;
②机电设备少,能量消耗低、运行费用低;
③控制简单;
④运行无噪音污染。
实施效果
(1)厌氧除磷区、低氧曝气区、强化曝气区及沉淀区一体设置,节省占地投资,简化了处理流程,省去了二沉池及污泥回流泵房;
(2)此种池型的构建及污水处理方法脱氮除磷效果好,稳定性好,处理;
(3)空气推流区的设置使得低氧曝气区和*二低氧曝气区形成大比例内循环,降低冲击负荷,均匀污染负荷,提高系统稳定性,出水效果好;
(4)*特的溶解氧控制系统能根据进水的水质自动调节池中的溶解氧含量,充分曝气但并不造成浪费,节省能耗,减少运行成本。
应用领域和范围
地埋式好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方法可适用于污水及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尤其在东北、西北等低温地区及高总氮废水领域技术优势为,已成功应用于、化工、造纸、印染、畜牧养殖、垃圾渗滤液、综合化工园区等领域。
主要构筑物设计
1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粗格栅间与进水泵房合建,土建按4.5×104m3/d设计。2条粗格栅渠道,安装回转式格栅除污机2台,格栅宽度为1.00m,栅缝为20mm,格栅倾角为75°,用于拦截直径较大的漂浮悬浮物质,设计过栅流速为0.75m/s,过栅水头损失为0.30m。栅渣由1台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栅渣压榨机挤压脱水后,与厂区污泥泥饼一起外运处理。
进水泵房内设置4台水泵位置,一期工程设备安装规模为3.0×104m3/d,安装3台潜水排污泵(2用1备),其中1台水泵变频控制,适应不同的水量条件。二期工程在预留泵位上新增1台同型号水泵,3用1备。
2细格栅及沉砂池
粗格栅池与沉砂池合建,设计规模为4.5×104m3/d设计,设备全部安装。2条细格栅渠道,每条渠道设两级细格栅,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质,降低后续水解酸化池的负荷;级格栅采用回转式细格栅,栅缝为5mm,*二级格栅采用转鼓式细格栅,栅缝为3mm。两级格栅的栅渣各采用1台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经沿细格栅池外墙设置的落渣管落至地面垃圾筒,外运处理。
沉砂采用旋流沉砂池2座,为圆形钢混构筑物,单池直径为3.05m,深度为3.65m,用于去除原水中密度>2.65g/cm3、粒径>0.2mm的无机砂粒。池内配套安装旋流沉砂搅拌装置、提砂泵、砂水分离器等设备。
3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设计规模为3.0×104m3/d,设计采用泥法水解酸化工艺,这种工艺由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演变而来,它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于一体,污水缓慢穿过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泥层,合理的设计将反应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污水中的颗粒和胶体污染物得到有效截留和吸附,并在产酸菌等微生物作用下得到分解和降解,同时对大肠杆菌和蛔虫卵也有显著的去除作用。
主要设计参数:设计规模为3.0×104m3/d,总平面尺寸为40.0m×35.0m,中间为管廊,有效水深为5.50m,平均流量时停留时间为5.40h,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3.72h,平均流量时上升流速为1.01m/h,大流量时上升流速为1.48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