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潍坊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型号:WSZ-0.5、WSZ-1、WSZ-1.5、WSZ-2、WSZ-3、WSZ-4、WSZ-5、WSZ-10。5m3/d、10m3/d、15m3/d、20m3/d、25m3/d、30m3/d、35m3/d、40m3/d、50m3/d、60m3/d、70m3/d、80m3/d、90m3/d、100m3/d、120m3/d、150m3/d、200m3/d、250m3/d、300m3/d、400m3/d、500m3/d...公司业务范围:国内送货上门、安装。
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施膜技术简介
目前的膜分离技术有多种,包括滤、电渗析、渗析、纳滤、液膜等。在各个领域得到运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的膜分离法还存在一些阻碍其广泛发展的因素。例如,进水水质要求高、需定期清洗、运转费用高等,还需要持续的研究。
膜技术原理介绍
膜技术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水溶液(原水)中的水分子具有穿透性的特征,使得分离膜能够保持穿过的物质不相变,并且在外力的作用下水溶液(原水)与溶质或其他杂质能够起到分离的效果,终获得较为纯净的水,达到处理废水、提高水质的目的。这项技术实质上是属于物理分离的范畴,物质穿过膜不发生相变,因而其能量转化率就比较高,并且分离的效率也较好,还具有节能好、易操作、能够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这是很值得探索的且具有很大前途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施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膜分离技术指的是通过膜对各种物质进行过滤和分类的技术,膜能够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选择性透过,可以完成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浓缩。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技术,无相变、低能耗,其效率较高,而且能够实现节能目的,其处理过程易于控制,不会对外界产生污染,根据待分离的物质的大小,可以将膜分离技术分为微滤、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对于电镀液的预过滤比较适用,滤则主要应用在电泳漆的回收过程中,纳滤和反渗透在化学处理的后处理以及工艺纯水的制备过程中使用比较广泛。借助膜技术对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漂洗水进行分离和浓缩,可以对其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回收,同时还能实现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使得漂洗水中的金属和水之间可以形成闭路循环。当前,膜分离技术在电镀水的处理过程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各国都在积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施传统物化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
1 物化法处理工艺及建议
物化法即传统三联箱处理工艺,分为废水中和沉淀、重金属离子沉淀、混凝沉淀和澄清四个步骤。工艺流程:脱硫废水进入中和箱,加入石灰乳搅拌,碱性条件下去除氟化物和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在反应箱加入硫以去除其它重金属离子;在絮凝箱絮凝沉淀,加入助凝剂增强絮凝效果;在澄清器内实现污泥和上清液的分离,上清液自流至清水箱进行pH值调节,合格后排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或回用,污泥由输送泵输送至压滤机脱水,形成泥饼外运。电厂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系统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解决措施如下:
(1)加药系统频繁堵塞。石灰乳加药系统通常布置在脱水楼一层,由于加药单元距离三联箱加药点较远,石灰乳易板结,再加上加药系统未能连续运行等因素,易导致石灰乳加药系统发生堵塞。解决措施:在加药泵出口和进口管道加装自动冲洗系统,根据加药泵运行情况设定冲洗程序,保证系统停运时段管道内的介质为清水。
(2)澄清器澄清效果差。澄清器内水力停留时间短,絮凝物来不及沉淀随水流溢到集水槽。污泥输送泵故障时,底部污泥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刮泥机存在断裂的风险。解决措施: 在澄清器上部取样管处增加旁路,将上部清液引入清水箱,保证澄清器内废水有足够的沉降时间;增加备用澄清器,防止污泥系统故障时造成整个系统停运。
(3)板框压滤机运行不稳定。板框压滤机对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拉板卸泥不易造成后续漏泥现象。解决措施:增加备用板框压滤机,及时换滤布和相关配件;在集水槽处增加旁路,当出水清澈时,通过旁路直接回收至清水箱,避免重复处理浪费药剂。
(4)水质变化范围大,加药量难以控制。脱硫废水污染物受到石灰石品质、煤种、工艺水水质、系统运行状况、石膏脱水效果等诸多因素影响,水质变化范围大。在自动加药模式下,会造成药剂的浪费或加药量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解决措施:定期对脱硫废水水质进行化验,建立“化验结果-加药量”运行台账,便于找出规律。
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施主要处理单元
1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细格栅间设有宽1 800 mm的回转式细格栅除污机2台,曝气沉砂池与细格栅合建,共1座,平面尺寸14 m×41 m,设计规模为6万m3/d,1座2池,每池可独立运行。单池平面尺寸26.0 m×4.8 m,有效水深为3.45 m,大停留时间约为6 min,曝气沉砂池**部设有桁车泵吸式吸砂机。
2 多模式AAO生化池
AAO生化池在充氧气条件下,并在生物反应池中营造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利用生物反应池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降解水中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AAO生化池设计规模为6万m³/d,1座2池,单池平面净尺寸为54.5 m×80 m,有效水深为6.0 m;总停留时间为18.93 h,厌氧区停留时间为1.5 h,缺氧区停留时间为4.56 h,缺氧/好氧段(过渡段)停留时间为1.48 h,好氧区停留时间为11.33 h;污泥负荷0.089 kg BOD5/(kg MLSS∙d),MLSS夏季3 g/L,冬季5 g/L,污泥产率0.45 kg DS/(kg BOD5),剩余污泥量为5 T/d,剩余污泥浓度为10 g/L,剩余污泥流量为1 250m³/d,好氧池至缺氧池混合液回流**~400%,缺氧池至厌氧池混合液回流为50%~**,污泥回流为50%~200%。AAO生化池根据不同闸板阀的开启,可实现传统AAO、分点进水倒置AAO、UCT、预缺氧+AAO四种运行模式。
3 二沉池及配水井
二沉池设计规模为6万m³/d,分2座,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二沉池用于对生化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池子直径为48 m,平均时表面负荷:0.69m³/(m2·h),高峰时表面负荷:0.90m³/(m2·h)。
二沉池配水井设计规模为6万m³/d,1座,配水井与回流污泥泵房及剩余污泥泵房合建,将生化池的出水均分配给两座二沉池,将二沉池的浓缩污泥回流提升至生化池,并将剩余污泥提升至污泥浓缩池。内设污泥回流泵(潜水轴流泵)4台,可全开、变频,单台流量为1 250m³/h,扬程为5.0 m,电机功率为30 kW;剩余污泥泵(潜水离心泵)3台,2用1备,单台流量为180m³/h,扬程为15 m,电机功率为11 kW。
4 中间提升泵房
中间提升泵房将二沉池出水提升至沉淀池,也可越至V型滤池或越至紫外线消毒池。设计规模6万m³/d,共1座,平面尺寸为11.8 m×1.8 m,池深为6.3 m,集水池小容积为161.92m³,∶内设提升泵(潜水离心泵)4台,3用1备,1台变频,单台流量为1 085m³/h,扬程为8 m,电机功率为30 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