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每天处理100立方米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好消息!鲁盛环保震撼来袭,低价供应设备,帮助您处理污水达标,为您解决难题。
我们的设备内部零件使用国外进口,外部玻璃钢材质涂有多层防腐材料,帮您轻松处理污水,让您放心**!
主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MBR污水处理设备、AO法污水处理设备等。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
1、格栅
设置目的:
在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污水中的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
格栅井设置钢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框式。
2、调节池
设置目的:
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污水中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
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为8m3。 调节池的尺寸为2m×2m×2m,设置提升泵1台,它的作用是将调节池中的废水提升至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机中,提升泵的技术性能参数:Q=20m3/h,H=15m。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电气控制
自控要求
(1)风机与调节池潜污泵联动,当污水断流时,风机能自动间歇运行,保证生物膜的活性,间歇运行时间:工作20min,停机20min。好氧曝气风机为一备一用,自动切换时间为:每8小时切换一次。
(2)采用全自动可编程序控制,设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3)调节池提升泵由浮球液位器控制,低水位停止,高水位启动,警戒水位二台同时启动,正常工作为一台水泵,且能自动切换,切换时间每4小时切换一次;
(4)回流泵与调节池提升泵联动;
(5)反冲泵手动控制;
(6)沉淀池排泥采用气提时序控制,周期性运行,当污水断流时,4小时运行5分钟。
(7)过滤泵受中间水池液位计控制,低水位停止,高水位启动,警戒水位二台同时启动,正常工作为一台水泵,且能自动切换,切换时间每4小时切换一次;
(8)控制时序均可任意调节,并备有过流、缺相、过压、欠压等故障情况自动保护声光报警功能。
(9)污水处理设备20小时运行,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污水处理站需设值班人员一名。
(10)为保证污水站正常运行,有必要设置双电源,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方案工艺特点
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其频率一般**20kHz,具有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等特点。声波通过含有油类的污水时,会造成水体中微小的油滴和水体一起发生振动。但由于油滴粒径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振动速度,油滴则会发生相互碰撞,并不断黏合,使油滴的体积不断增大。之后,由于油滴粒子的增大,不再随声波而产生震动,只作无规则运动。后水中小油滴凝聚并上浮,使油水分离。为了去除含油废水中存在的粒径在60μm以下的分散油油粒,笔者在本工艺中采用了一台5m3/h一体化声波气振装置。工作过程如下:是溶气阶段,要使空气尽可能多的溶于水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提高溶气效率是关键,要提高溶气效率,就必须通过增大液相流速和紊动程度来减薄液膜厚度和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强化溶气传质的途径有很多,笔者采用的是填料溶气罐。溶气用水以喷淋方式淋下,空气也由**部进入。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溶气时间内使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尽量接近饱和度。接着是溶气释放,溶气水的释放过程是在溶气释放器内。释放器的性能往往因结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释放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使溶气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大的压力,并在主消能室(即孔盒内)具有尽可能高的紊流速梯度。该法的净水效果,只有在获得直径微小、密度大、均匀性好的大量细微气泡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良好的气浮效果。工艺采用的气浮设备能将气泡限制在10~20μm之内。采用的气浮设备释放的气泡密度在6×104~1×105个/mm3之间,因而能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声波破乳装置乳化油、COD、BOD、氨氮、色度转化率分别为90%、80%、75%、90%、85%。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调试
如是工业污水处理设备,zui好先用生活污水处理培养好生物膜后,再逐渐进工业污水进行生物膜驯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完毕后可进行系统调试,即培养填料上的生物膜,污水泵按额定的流量把污水抽入设备内,启动风机进行曝气,每天观察接触池内的填料的情况,如填料上长出橙黄或橙黑色的膜,表面生物膜已经培养好,这一过程一般需要7~15天。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设备应根据安装图将各箱体依次安装,箱体的位置方向不能错,彼此间距必须准确,以便连接管道。设备安装就位后,应用绷带把设备和基础上的抗浮环连接,以防设备上浮。
为保证设备管路畅通,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保证某些设备或管路的倾斜度。
设备的混凝土基础的大小规格应与设备的平面安装图相同,基础必须水平,如设备采用地埋式安装,基础标高必须小于或等于设备标高,并保证下雨时不积水,为防止设备上浮,基础应预埋抗浮环。
设备安装后,应在设备内注入清水,检查各管道有无渗漏,对于地埋式设备,在确定管道无渗漏后,在基础内注入清水30~50cm深后,即在箱体四周覆土,一直到设备检查孔,并平整地面。
传统的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率先在北美推出,将膜分离装置与生物反应器分开安装,膜分离装置位于生物反应器外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衰减慢,可连续出水,具有运行可靠,膜易于清洗、膜通量大等特点。但为减轻膜污染,要求循环泵提供较高的膜面错流速度(2-5m/s),因而循环量大、,能耗高,动力费用较高,而且泵高速旋转的剪切力会使某些微生物菌体失活。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膜组件一般在TMP大于210kPa下操作。内置式生物反应器系统是将膜组件直接浸没在生物反应容器中,它可以在较低的跨膜压差下在线运行和操作,通常为(28~56)kPa的TMP,低于0.6m/s的有效错流速度,通过真空抽吸泵的抽吸实现污泥与废水的分离,因此该运行方式具有能耗相对较低,占地紧凑等特点,但膜通量较低,膜比较容易受污染,清洗换频繁、操作繁琐。
如果只是从能耗角度考虑,内置式生物反应器系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如果结合膜的清洗、换和保养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衡量,运行与维护费用二者大致相当。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选用哪种形式的MBR,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浓度低、水量大的情况下,如生活污水处理,能耗是工艺运行的主要问题,膜污染是次要的,因此选择内置式MBR比较合适;在浓度高、水量小的情况下,如工业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有效降低膜污染是工艺运行的首要问题,因此外置式MBR才是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