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农村改厕污水处理一体化智能处理设备
处理污水找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生产: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气浮机、二氧化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设备、斜管沉淀设备、压滤机、uasb厌氧设备、加药设备、污泥脱水机等。
常年承接:生活污水处理、医疗污水处理、洗涤污水处理、屠宰污水处理、养殖污水处理、餐饮污水处理、喷涂污水处理及类似工业污水处理工程。
采购农村改厕污水处理一体化智能处理设备可为广大客户提供图纸、技术、运输、安装及售后
等各种服务。
农村改厕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可以把物氧化分解为稳定的无机物的这一功能,经常采用一定人工措施大量繁殖微生物。
1)好氧生物处理法
应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把废水中的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主要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这种方法处理,应用面广。
(2)厌氧生物处理法
应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污染物,后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方法。主要用于污泥、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啤酒厂、屠宰厂。
(3)自然生物处理法
应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工艺简单,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都比较低,但其净化功能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处理技术有稳定塘和土地处理法。
农村改厕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根据污水排放情况,我们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其工艺流程是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污水进入处理站,经格栅截留粗颗粒杂质,自流进入调节池。通过调节池设置,能充分平衡水质、水量,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减少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起到水质均衡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防止发生沉淀现象。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在去除物的同时降解氨氮值。污水经缺氧池处理后,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从而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即进入好氧处理。污水经过接触氧化后,夹带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陈代谢的生物膜以及不能进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总停留时间2.5h,沉淀的污泥全部回流至污泥池作进一步消化减少剩余污泥。同时确保处理出水达标,在二沉池内增设斜管填料,经长期运行后该填料表面形成一定兼氧菌既起到过滤小颗粒SS,同时又可降解剩余CODcr、BOD5,这样可进一步确保本工程出水达标[1]。出水槽设计成可调液位的齿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按国家标准“TJ14-74”制作,有效消毒停留时间为90min。消毒剂为ClO2,配消毒装置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HB-500,消毒剂发生量为500g/h,消毒剂投加量20~30g/1000kg污水。在本单元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得到有效的杀灭,此时出水细菌个数<100个/L。本单元设置溢流排放口。经沉淀后出水废水中的污染指标已基本达标,由于废水中含有大肠菌群等病毒因子,对外排水需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安全外排[2]。本设计采用消毒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消毒。沉淀生物滤池的污泥定时排入污泥池,进行厌氧消化/同时采用间隙好氧混合的方法,通过消化可以减少剩余污泥量约70%以上。
二次污染与防治的管理
为延长处理设施长期良好运行,管道安装完毕后涂IPN8710-1带锈防锈涂料3度。保证设备本体耐腐寿命,以防止二次污染,将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池顶盖上引出通风管并汇合,然后通至附近塔楼高空排放,排放位置应选择在整个工程的下风口;在风机基础下设置隔振垫,并在风机进风口上安装消声器,在出风口上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水处理站的噪声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3-97)中的二类标准,白天≤60db,夜间≤50db。做好防渗、防腐、除臭、降噪措施;必须要定期清理、外运格栅分离出的栅渣、杂物。沉淀污泥提到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处理,从而减少剩余污泥量。系统污泥只需定期处理,一般由吸粪车抽吸外运。采用二氧化氯强氧化剂消毒,充分保证医院污水达标排放,同时为考虑可能余氯标,在消毒池内设置压缩空气管,通过吹脱,去除大部分余氯。设置事故旁通,以供紧急、特殊工况时应用(调节池设计事故旁通)。
农村改厕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影响因素分析
1 基质材料的影响
过滤材料粒径大小直接影响基质的孔隙大小和水容量,因此它是影响人工湿地是否发生堵塞的重要影响因素(Platzer and Mauch, 1997)。莫凤鸾等(2004)在深圳洪湖公园的人工湿地研究中,在1997年至1999年5月间湿地系统共发生5次堵塞,采用粒径较大的碎石代替原来的沙子作湿地材料后,系统运行正常。
2 进水污染物负荷
(1) 悬浮物的影响
人工湿地进水中的悬浮物尤其是不可生物降解性的悬浮物负荷是影响湿地堵塞的重要因素(Platzer and Mauch,1997),因此必须对人工湿地的进水进行预处理,以降低进水中的悬浮物。Bouwer(1980) 等推荐进水中悬浮物的大值为20 mg/L, 负荷相当于8 g/(m2.d)。付贵萍等(2004)采用11 g/(m2.d)的进水悬浮物负荷,系统运行5年未出现堵塞现象。
(2) 负荷的影响
普遍认为物负荷对基质堵塞有重大影响。Platzer 和 Mauch(1997)的研究发现,堵塞一般发生在基质上层0~15cm处,负荷过高是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在湿地基质的堵塞中负荷的影响比进水物浓度的影响大,在中欧的气候条件下,湿地基质不发生堵塞的物负荷上限是25g COD/m2/d。但也有研究表明,堵塞只与达到平衡状态前的物负荷有关,利用人工湿地对地下水回灌的试验表明,物负荷BOD可达40 g/(m2.d)(Wong and Somes, 1995)。由于污水中连续的营养供应,系统内产生的生物量不断增加也是造成堵塞的一个因素;厌氧条件也加速了系统的堵塞(Winter and Goetz, 2003)。
3 湿地植物的影响
温地植物根和根系对基质的穿透作用以及根和根系的腐烂,在基质中形成了许多微小的
气室或间隙,减少了基质的封闭性,增强了基质的疏松度,从而使得湿地的水力传导性和通气状况得到加强和维持,确保人工湿地系统的持续运行与处理效果。但另一方面,湿地植物地上部分衰落时的残留物、根系及根系分泌物会造成系统中物累积量的增加。
成水平等(1997)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试验中发现,经过3~5个月的污水处理后,不种植物的对照土壤基质板结,发生淤积;而种有灯心草等植物的湿地渗滤性能好,污水能很快渗入基质。还有资料表明,即使较板结的土壤,经过植物根系2~5年的穿透作用,其水力传导性可与砂砾、碎石相当。莫凤鸾等(2004)发现,种植弊草的湿地组比种植水葱的基质堵塞严重,这表明湿地基质的渗透性与植物的种类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