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25吨每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25吨每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合作共赢、您受益、我丰富。
处理各种各样的污水就找我们吧,设备现货、服务到位。
CASS是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循环间歇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每个CASS反应器由3个区域组成,即生物选择区、缺氧区和主反应区。
生物选择区是设置在CASS前端的容积约为反应器总容积的10%,水力停留时间为0.5h-1h、通常在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生物选择器是根据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原理而设置的。通过主反应区污泥的回流并与进水混合,不仅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而加速对溶解性底物的去除并对难降解物也起到良好的水解作用,同时可使污泥中的磷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的释放。设置选择器,还有利于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污泥膨胀问题的发生此外,选择器中还可发生比较显着的反硝化作用(回流污泥混合液中通常含2mg/L左右的硝态氮),其所去除的氮可占总去除率的20%左右。选择器可定容运行,亦可变容运行。多池系统中的进水配水池也可用作选择器。
CASS工艺生物选择器的设置对进水水质、水量、pH值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并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迅速吸收并去除部分易降锵的溶锵性物,由此而产生的底物积累和再生过程,有利于选择出絮凝性细菌。生物选择器的工艺过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底物积累一再生理论,使活性污泥在生物选择器中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吸附阶段(底物积累),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底物降锵阶段,以完成整个底物去除过程。预反应区体积仅占反应池总体积的10%~15%,因此,该部分活性污泥在高BOD负荷条件下运行,一方面强化了生物吸附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微生物的增殖。一般,污泥膨胀是由于丝状菌的过量繁殖造成的。丝状菌比菌胶团的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在高底物浓度下菌胶团和丝状菌都以较大速率降锵基质与增殖,而丝状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丝状菌小,因此其增殖量也较小,从而相比之下,菌胶团的增殖量大,从而占有优势。CASS工艺生物选择器就是利用底物作为推动力选择性地培养菌胶团细菌,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菌。所以,CASS工艺的预反应区不但可以连续进水,同时又发挥了生物选择器的作用,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避免污泥的丝状膨胀,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另外,在这个区内的难降锵大分子物质易发生水锵作用,这对提高物的去除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完整的CASS工艺可分为4个阶段,以一定的时间序列运行。
1 充水-曝气阶段
边进水、边曝气,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预反应区(生物选择器)。在该阶段,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一方面满足好氧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与物的混合与接触,从而使亏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氨氮也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
2 充水-沉淀阶段
辱止曝气,进行泥水分离,但不停止进水,且污泥回流也不停止。停止曝气后,微生物继续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进行氧化分解,随着溶解氧含量的降低,好氧状态逐渐向缺氧转化,并发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由于沉淀初期,**阶段曝气所产生的搅拌作用使污泥发生絮凝作用,随后以区域沉降的形式沉降,因此,即使在该阶段不停止进水,依然能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当混合液的污泥浓度为3500mg/L~5000mg/L,沉淀后污泥浓度可达15000mg/L左右。
3 滗水阶段
沉淀阶段完成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在程序控制下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层排出上清液。排水结束后,滗水器将自动复位。排水过程中,反应池底部污泥层内由于较低的溶解氧含量而发生反硝化作用。CASS反应器在滗水阶段需停止进水。若处理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CASS池,当一个CASS池处于滗水阶段时,可将原水引入其他CASS池;若处理系统只存在一个CASS反应器时,原水可先流入反应器前的集水井中。为了提高污泥浓度,加强反硝化及聚磷菌的过量释磷,污泥回流系统照常运行。
4 充水-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的时间一般较短,主要保证滗水器在此阶段内上升到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若在此阶段进行适量的曝气,则有利于恢复污泥的活性。正常的闲置期通常在滗水器恢复待运行状态4min后开始。
CASS工艺的运行就是上述4个阶段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重复的过程。典型的运行周期为4h,其中曝气2h,沉淀1h,滗水1h。
CASS工艺主要技术特征
1 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传统SBR工艺为间断进水,间断排水,而实际污水排放大都是连续或半连续的,CASS工艺可连续进水,克服了SBR工艺的不足,比较适合实际排水的特点,拓宽了SBR工艺的应用领域。虽然CASS工艺设计时均考虑为连续进水,但在实际运行中即使有间断进水,也不影响处理系统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