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无动力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现有预制的化粪池大都是在地下用砖与混凝土构筑成,这种化 粪池有三个并排的、由隔墙隔离的三个小池子,在这些小池子上装 有盖板,其中个小池子有进料口,后一个小池子有一个出料 口,个小池子和*二个小池子之间,以及*二个小池子与*三 个小池子之间的隔墙上均设有通孔。其它化粪池尽管形状不一定 是矩形的,但是其基本结构相同。这种化粪池对于粪便主要的作 用只是沉淀。虽然也存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但这种分解作用很小, 一方面这种池子里的环境不适合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数量小、活 力低,对粪便的分解速度慢。因此,这种化粪池需要周期性地对 其沉淀物进行清理,使用维护不便。
鲁盛环保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它解决了现有化粪池微生物数量少、活力低,对粪便的分解速度慢等问题。本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两端为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的内腔分为多个区域,包括沉淀区、若干个连续的厌氧区、以及滤清区,以上各区域以隔板隔分,隔板上设有连通左右两个区域的孔洞,所述连续的厌氧区内设有生物填料。该装置可以大大地增加污水处理设备内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和活力,加快物的分解速度,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同时可以增加污水处理设备中物的分解量。
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特点
(1)出水水质优质稳定:由于MBR平板膜的分离作用,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离,处理出水清澈,悬浮物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截留去除,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的一级A排放标准,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可直接作为中水进行回用。
同时,MBR平板膜分离也使得微生物被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确保系统内的微生物浓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除效率,保证了优质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对抗冲击负荷强,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
(2)剩余污泥产量少:该MBR平板膜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和高污泥负荷下运行,理论上可以实现污泥的零排放,大大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3)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生物反应器内可以维持浓度高至上万mg/L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处理,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该MBR平板膜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小水量的可做成一体化设备,可埋于地下,放置于地上,或者是半埋式。
(4)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物:该MBR平板膜工艺将微生物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有利于生长周期长的微生物的截留生长。例如硝化细菌,系统内消化细菌浓度提高,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得以延长,有利于提高难降解物降解效率。
(5)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该MBR平板膜工艺采用PLC控制,可实现远程监控,运行控制加灵活稳定自动化。
(6)易于从传统工艺进行改造:该MBR平板膜工艺可以作为传统污水以及医院废水处理工艺的深度处理单元,在城镇污水、医院废水等行业污水的升级改造、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方案
具脱氮除磷功能与中水回用要求的低能耗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由生化处理模块和深度处理模块即回用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生化处理模块由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中间水池和生物砂滤器六部分组成;所述深度处理模块由多介质过滤器和消毒池两部分组成。
生化处理模块包括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中间水池和生物砂滤器组成,其中,该调节池紧邻该缺氧池,该缺氧池紧邻该好氧池,该好氧池紧邻该沉淀池,该沉淀池紧邻中间水池,该中间水池与该生物砂滤器通过管道相连。在该好氧池内设有混合液回流泵和曝气装置。该沉淀池内设有污泥回流泵,该好氧池内的混合液回流泵和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泵分别将混合液和污泥回流到缺氧池,通过“缺氧-好氧”(A/O)循环对BOD和总氮进行降解去除。在该中间水池内设有提升泵,将循环处理后的污水提升至所述生物砂滤器。在该生物砂滤器的进水管道处设置有加药装置,在该生物砂滤器的出水管道设置有电动阀门;该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泵和沉淀池的污泥回流泵的启停控制对应脱氮除磷模式和回用处理模式两种运行模式,该脱氮除磷模式是混合液不回流,氮磷去除功能停止,对来水进行回用处理;该回用处理模式是混合液回流,氮磷去除功能开启,系统出水可达标排放。
深度处理模块由多介质过滤器和消毒池组成,其中所述生物砂滤器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消毒池通过管道相连;污水通过生化模块处理后,依次通过多介质过滤器和消毒池进行回用处理。
一种兼具脱氮除磷功能与水回用要求的低能耗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池末端设置有液位监测装置,并设有PLC电气控制柜,所述的两种运行模式的切换是通过该PLC电气控制柜对混合液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泵、加药装置的启停和电动阀门的开关控制完成。
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
1) 系统启动
系统启动时,投加临近污水处理厂的好氧区污泥,或加入粪水闷曝3~7天后开始少量进水,并观察检测出水水质,逐渐增大进水流量至设计值,同时调整曝气量,保持一定的气水比,如果有条件应检测反应池内溶解氧含量,使其在2.0~3.5mg/L之间为宜。
2) 日常维护
正常运行时,需观察填料载体上生物膜生长与脱落情况,并通过适当的气量调节防止生物膜的整体大规模脱落。确定有无曝气死角,调整曝气头位置,保证均匀曝气。定期察看有无 填料结块堵塞现象发生并予以及时疏通。冬季水温低于4℃时,应采用地埋式构筑物或采用其它保温设施,并适当增加曝气时间。
定期对二沉池中污泥进行处理,可以由槽车抽吸外运处理,也可经卫生处理后达到相关要求用做农田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