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15m3/d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
15m3/d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主要包括混凝法和厌氧稳定过程。混凝法通过在生活污水中投加混凝剂,利用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等作用,使胶体和悬浮粒子脱稳后形成大的聚集体,进而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与水体分离被去除。厌氧稳定则是通过的发酵反应,削减曝气耗氧量,适用于含糖比大、物浓度高的污水。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安装方式
地埋式安装:设备埋入地下,上部可以作为绿化地带、停车场或道路。这种方式可以不影响环境美观,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半埋式安装:设备部分埋入地下,部分露出地面。埋藏深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通常人孔盖板需高出地面约50mm,以防止雨水进入设备内部。
地表以上安装:设备放置在地表以上,这种方式适用于不需要隐藏设备的场合。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特点
混凝法:通过投加混凝剂,使胶体和悬浮粒子脱稳后形成大的聚集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进而与水体分离被去除。
厌氧稳定:通过的发酵反应,削减曝气耗氧量,适用于含糖比大、物浓度高的污水。
AO法: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适用于污水量小于20m³/d的污水处理工程。
SBR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通过调节工序时间,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组成
接触氧化法的设备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滤池。在不透气的曝气池中装有焦炭、砾石、塑料蜂窝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没,用鼓风机在填料底部曝气充氧。这种方式称为鼓风曝气,空气能自下而上,夹带待处理的废水,自由通过滤料部分到达地面,空气逸走后,废水则在滤料间格自上向下返回池底。活性污泥附在填料表面,不随水流动,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气流的强烈搅动,不断新,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参数
设计规模:设计日处理水量可以从5吨/天到1000吨/天不等,具体规模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进行定制。
设计进水水质:进水水质的参数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400 mg/L、生化需氧量(BOD5)250 mg/L、悬浮物(SS)≤200 mg/L、pH值6~9、氨氮(NH3-N)≤30-50 mg/L等。这些数据需要经过业主与有关部门的认可后才能用于终设计。
设计出水水质: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具体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cr)50 mg/L、生化需氧量(BOD5)10 mg/L等。
处理工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采用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杂质沉淀池和处理等步骤。水解酸化池用于预处理,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去除大部分物;杂质沉淀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处理确保出水达到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