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t/d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鲁盛环保公司生产设备系列齐全:WSZ系列、AO系列、A2O系列、MBR系列。
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到我公司可以让你买到具有性价比的污水处理净水处理等设备。广
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我公司的产品**全国市场。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基本原理
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A/A/O或A2/O)工艺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串联而成,是A1/O与A2/O流程的组合。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该工艺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中加入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流至缺氧池的前端,以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
在首段厌氧池主要是进行磷的释放,使污水中的磷的浓度升高,溶解性的物被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浓度下降;另外部分的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去除,使污水中的NH3-N浓度下降。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浓度显着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浓度增加,而磷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在好氧池中,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继续下降,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着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比较快的速度下降。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活性污泥投加
1、接种前准备:
菌种培养构筑物的选择:方便操作,有曝气装置,有搅拌,利于加菌种、进原水或营养液的构筑物。菌种在投加时,方案设定应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综合考虑。如场地、施工、运输车辆、临时电源、临时泵及管道、水枪、高差、过滤等因素。菌种的粉碎对于压缩污泥应考虑污泥的粉碎问题,应根据现场的条件确定粉碎方法。粉碎方法选择的顺序为水枪——泵循环+滤网冲击——曝气、搅拌。
2、接种量的多少:
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8-10%,否则,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 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
3、污泥来源:
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接种污泥且按此顺序确定**级。
1)同类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
2)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
3)其它不同类污水站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BICT)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增设独立的生物膜硝化反应器,使自养硝化菌与反硝化菌、PAOs 等异养菌分相培养,以克服脱氮与除磷间的 SRT 矛盾及硝酸盐、 DO 干扰释磷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其主体单元由厌氧生物选择器、序批式悬浮污泥主反应器、生物膜硝化反应器组成。
该工艺正常运行时主要完成 4 个操作过程:
a、进水、曝气搅拌 + 污泥回流
原水与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在厌氧生物选择器内混合接触,借助高负荷梯 度产生的“选择压力”筛选出具有良好絮凝性的细 菌,并使 PAOs 厌氧释磷。此时,主反应器在曝气搅 拌的作用下,完成 COD 的去除及 PAOs 的量摄磷;
b、缺氧搅拌 + 硝化液回流
主反应器接受来自生物膜反应器的硝化液,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完成反硝化脱氮,同时被挤出的混合液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分离后上清液进入生物膜硝化反应器;
c、再曝气
吹脱污泥中包裹的氮气以利于泥水分离,也可强化 PAOs 的好氧摄磷;
d、静止沉淀、滗水
静止沉淀的同时排出富磷污泥。此工艺独立硝化反应单元的设置消除了SRT与硝化的高度关联性,SRT不再是影响系统脱氮效率的限制因子。
基于“碳源竞争”角度的工艺
解决传统 A2/O工艺碳源竞争及其硝酸盐和 DO 残余干扰释磷或反硝化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3 方面:
针对碳源竞争采取的解决策略,如补充外碳源、反硝化和释磷 重新分配碳源(如倒置 A2/O工艺)等;解决硝酸盐干扰释磷提出的工艺改革,如 JHB、UCT、MUCT 等工艺;针对 DO 残余干扰释磷、反硝化的问题, 可在好氧区末端增设适当容积的“非曝气区”。
(1)补充外碳源
补充外碳源是在不改变原有工艺池体结构及各功能区顺序的情况下,针对短期内因水质波动引起碳源不足而提出的应急措施。一般供选择的碳源可分为 2 类:
a、甲醇、乙醇、葡萄糖和乙酸钠等化合物;
b、可替代碳源,如厌氧消化污泥上清液、 木屑、牲畜或家禽粪便及含高碳源的工业废水等。相对糖类、纤维素等高碳物质而言,因微生物以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如,甲醇、乙酸钠等)为碳源进行合成代谢时所需能量较大,使其倾向于利用此类碳源进行分解代谢,如反硝化等。
任何外碳源的投加都要使系统经历一定的适应期,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要解决的矛盾主体选择合适的碳源投加点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至关重要。一般在厌氧区投加外碳源不仅能改善系统除磷效果,而且可增强系统的反硝化潜能;但是若反硝化碳源严重不足致使系统TN脱除欠佳时, 应**考虑向缺氧区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