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潍坊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WSZ-AO-10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用设备,使用方便、灵活,成本低。
公司产品: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气浮机、加药设备、絮凝沉
淀设备、一体化泵站、UASB厌氧设备、机械过滤器......
厌氧控制条件
(1)温度:厌氧废水处理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迄今大多数厌氧废水处理系统在中温范围运行,在此范围温度每升高10℃,厌氧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中温工艺以30-40℃为常见,其佳处理温度在35-40℃间。高温工艺多在50-60℃间运行。在上述范围内,温度的微小波动(如1-3℃)对厌氧工艺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如果温度下降幅度过大(过5℃),则由于污泥活力的降低,反应器的负荷也应当降低以防止由于过负荷引起反应器酸积累等问题,即我们常说的“酸化”,否则沼气产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生,与此同时挥发酸积累,出水pH下降,COD值升高。
(2)pH:厌氧处理的这一pH范围是指反应器内反应区的pH,而不是进液的pH,因为废水进入反应器内,生物化学过程和稀释作用可以迅速改变进液的pH值。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对pH值改变大的影响因素是酸的形成,特别是乙酸的形成。因此含有大量溶解性碳水化合物(例如糖、淀粉)等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迅速降低,而己酸化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上升。对于含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废水,由于氨的形成,pH会略上升。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会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pH值是废水厌氧处理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厌氧处理中,水解菌与产酸菌对pH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大多数这类细菌可以在pH为5.0-8.5范围生长良好,一些产酸菌在pH小于5.0时仍可生长。但通常对pH敏感的甲烷菌适宜的生长pH为6.5-7.8,这也是通常情况下厌氧处理所应控制的pH范围。我公司要求厌氧反应器内pH控制在6.8-7.2之间。
进水pH条件失常表现在使产甲烷作用受到抑制(表现为沼气产生量降低,出水COD值升高),即使在产酸过程中形成的酸不能被正常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各个阶段的协调平衡丧失。如果pH持续下降到5以下不仅对产甲烷菌形成毒害,对产酸菌的活动也产生抑制,进而可以使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而对此过程的恢复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pH值在短时间内升高过8,一般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就能很快恢复活性,整个厌氧处理系统也能恢复正常。
WSZ-AO-10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厌氧反应器的启动
UASB厌氧反应器启动分为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初次启动指用颗粒污泥以外的其它污泥作为种泥启动的一个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二次启动是指使用颗粒污泥作为种泥对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我们公司现阶段反应的启动方法均为二次启动法。需注意问题如下:
1、进水负荷 二次启动的负荷可以较高,一般情况下初进液浓度可以达到3000mg/l到5000mg/l,进水一段时间后,待COD去除率达80%以上时,适当提高进水浓度。相应流量不宜过高。我们在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时提倡低流量、低负荷启动,现二公司二套厌氧反应器采用此种启动方式已经成功。
2、进水悬浮物 进水悬浮物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严重影响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其积累量大于微生物的增长量,终导致厌氧污泥的活性大大下降,因为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
3、进水种类的控制 厌氧反应器的进水需严格控制,通过驯化我们可以处理一些难处理的污污水,例如提取的洗柱水,但在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启动期间,此类水不能进入,否则将大大延长启动时间。在启动过程中我们也应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对启动期间的厌氧反应器进水作出相应的选择。
4、颗粒污泥的观察 启动期间需定期从颗粒污泥取样口提取污泥样品,观察颗粒污泥的生长情况,结合进出水COD值对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情况做出判断。
5、出水pH值 对出水pH值做出相应记录,pH值低于6.8时需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调整进水负荷、必要时投加纯碱),为启动成功提供**。
WSZ-AO-10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氨氮废水处理的主要技术
1 生物脱氮法
微生物去除氨氮过程需经两个阶段。阶段为硝化过程,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在有氧条件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过程。*二阶段为反硝化过程,污水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被反硝化菌(异养、自养微生物均有发现且种类很多)还原转化为氮气。在此过程中,物(甲醇、乙酸、葡萄糖等)作为电子供体被氧化而提供能量。常见的生物脱氮流程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多级污泥系统、单级污泥系统和生物膜系统。
1.1 多级污泥系统
此流程可以得到相当好的BOD5去除效果和脱氮效果,其缺点是流程长、构筑物多、基建费用高、需要外加碳源、运行费用高、出水中残留一定量甲醇等。
1.2 单级污泥系统
单级污泥系统的形式包括前置反硝化系统、后置反硝化系统及交替工作系统。前置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流程,通常称为A/O流程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相比,A/O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基建费用低、不需外加碳源、出水水质高等优点。后置式反硝化系统,因为混合液缺乏物,一般还需要人工投加碳源,但脱氮的效果可**前置式,理论上可接近**的脱氮。交替工作的生物脱氮流程主要由两个串联池子组成,通过改换进水和出水的方向,两个池子交替在缺氧和好氧的条件下运行。该系统本质上仍是A/O系统,但其利用交替工作的方式,避免了混合液的回流,因而脱氮效果优于一般A/O流程。其缺点是运行管理费用较高,且一般必须配置计算机控制自动操作系统。
WSZ-AO-10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系统操作规程
A. 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物料的供应是否正常。检查所有的电器设备连接和接地是否完好。检查所有的仪表是否完好。检查所有的管道、阀门是否完好。检查所有的泵的润滑。进料前保证系统内充满水。启动系统电源,点动所有的泵,检查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B. 系统运行程序
1、打开系统进料管路阀门:进料罐底阀,保安泵进出口阀,过滤器进出口阀,输送泵泵进出口阀;打开纳滤系统内相关阀门:循环泵出料阀,膜设备进料阀,膜设备出料阀,膜设备滤出液阀,打开浓缩液出口阀;膜运行模式切换成恒流量模式;启动保安泵泵,使系统保持相应压力,用料液充满膜系统。打开输送泵进出阀,启动输送泵。启动循环泵(依次1#,2#,3#,且待**组到达相应流量再启动下一组泵),缓慢调节浓缩液出口阀,以达到需要的压力以及浓缩倍数。调节膜进出口阀及输送泵变频器,使进出膜压力达到相应值。打开并调节换热器进出口阀,保证运行温度不变。记录开机时间及操作数据;系统运行中,每30-6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2、浓缩结束后,依次停止循环泵、输送泵、保安泵,关闭进料罐底阀,关闭系统进料阀门。
3、将膜运行模式切换成横频率模式,膜进料阀门切换成清洗罐出料阀,将浓缩液出口及浓缩液流量计出口开完,依次点开清洗泵、循环1#泵、循环2#泵、循环3#泵,冲洗15min,停车(按照过料停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