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
鲁盛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功能于一体,具有占地小、见效快、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居住分散、管网收集难度高地区的污水处理。并且装置采用了“先厌氧后好氧,以厌氧为主”的设计,可满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低耗的技术需求。
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COD去除成效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去除高盐废水中的COD。经过相关分析得知,进水中COD波动较大,而经过处理之后,出水COD浓度均可以降低至每升45毫克以下;COD平均浓度仅达到每升42毫克,COD去除率出了93%。这就表明,对污泥内的物,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处理,具有运行成效优、流程稳定的特性。氧化处理池可适应高盐态势下的体系环境。
通常来看,惯用的生化法,无法处理高盐废水。其原因主要是:生化处理体系降低了污泥活性;絮状累积污泥慢慢解体,留存的生物难以存续。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可有效降低污水中的盐浓度,基本可以控制在4.3%以下;平均情形之下的盐度,也被缩减直至3.7%。这种情形下,COD去除效率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准。
经过长期运转,生物膜原有的耐盐特性,也在逐渐递增,能与高盐特性的水质契合。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原有的耐受特性。经由接触氧化处理之后,生物膜并不会凸显出絮状分解的倾向。而普通处理得到的活性污泥,常会使测定好的盐度数值发生改变,盐度替造成絮状漂移。除此以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排放的污泥比较少;污泥沉降特性也出普通处理工艺。这样做,就化解了沉降中的难题。
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地埋式无动力 污水处理装置。在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水口、出水口、集水井、调节池、生 物填料池、生物过滤池及自然氧化池和消毒井。在集水井设有格栅,在生物填 料池中则设有填料,每个池体还配有检查孔,以便维护之用。其结构特点以上 各处理单元池体可做成一体化装置埋在地下,以节约用地,生物滤池中设置有 支承座和滤料及排泥管,滤料放在支承座上,排泥管贯穿滤料层和支承板。
本实用新型所选的滤料为石灰石,用以微生物载体及调节污水中的PH值和 过滤,截留悬浮物。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池、生物填料池、生物滤池、自然氧化池和消毒池,它 们之间均有管道相连,在生物填料池中进行一级水解酸化处理,在生物滤池中 进行二级厌氧处理,在氧化池中进行三级兼氧处理,必要时,在消毒池中进行 四级消毒处理。由此使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每个池体在其液面上方,池盖底面、池体相邻之处均开有气孔 相通,各处理单元所产生的废气可一并收集后引至池外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自然氧化池,液面以上与池外相通,池中设有生物滤料,厚 度接近污水液面,用以延长污水在该池停留时间,使其好地自然吸收池外的 氧气,提高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为地埋式无力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对低浓度的 废水此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该装置适用于医院、生活小区、厂矿、企事业单 位的生活污水处理。
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构筑物设计及设备选型
(1)格栅的设计选型:选用地下式格栅,结构为砖混结构,钢制材质,格栅高度1.2m,宽为0.6m,平面尺寸为3.0m×0.6m。形式设计成前后两道格栅,前栅后栅均采用栅条,区别在于前栅间距为10mm,后栅间距为5mm。
(2)沉砂池为矩形砖混式结构,建构方式是合建式;设计流量为Qh=140m3/h,有效停留时间:HRT=10min。
(3)水力自转式纤维回收机:处理量:150m3/h,数量:1台。
(4)调节池:结构设计为地下式矩形钢砼;设计流量:Qh=140m3/h,有效停留时间:HRT=6h,V有效=840m3,数量:1座;潜污泵:型号WQ150-15,性能参数:Q=150m3/h,h=15m,数量:2台(一用一备,配备自动耦合)。
(5)化学絮凝沉降装置:主机直径:Φ8000mm,高度:5500mm;数量:1台,处理水量:Q=140m3/h;占地面积:50m2;加药泵:型号:IHG15-80,Q=1.1m3/h,h=8.5m,N=0.36kW,数量:1台溶药储药搅拌机减速机:型号:XLD3-17-0.75,转速:88r/min,N=1.5KW,数量:2台流量计:型号:LZB-25,60-600L/h,数量:2台;集中控制柜:数量:1台主机现场控制柜:数量:1台。
(6)回用水池:结构:矩形钢砼结构,地下式;回用水量:50%处理水回用,50%处理水进入后续生化处理部分;Qh=70m3/h,停留时间:HRT=4h,V有效=280m3;数量:1座;提升泵:型号WQ80-10,性能参数:Q=80m3/h,h=10m,数量:2台(一用一备,配备自动耦合)。
(7)SBR池:设计结构为半地下式矩形钢砼;设计流量:Qh=70m3/h,有效停留时间:HRT=36h,V有效=2520m3;数量:1座分两格处理;曝气头:型号为BG=I型,数量:1540个;罗茨鼓风机:数量:1台;性能参数:Q=42m3/h,P=49KPa,
(8)中间水池:设计为地下式矩形钢砼;设计流量:Qh=70m3/h,有效停留时间:HRT=4h,V有效=284m3;数量:1座;9、机械纤维过滤器;型号:XGG-80型。处理量:80m3/h滤速:30m/h。
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1)水解酸化-厌氧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缓冲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为好氧处理提供较为稳定的进水条件。厌氧能处理浓度较高污染物,大大降低了水体COD、SS浓度等,为后续好氧系统废水处理节省时间。另外,水解酸化和厌氧系统不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排泥,大大节省污泥产量及处置费用,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2)接触氧化池内设生物填料,配置曝气装置,具有、曝气均匀等优点,为**出水水质稳定提供有利条件。
(3)二沉池内设塑料斜管,提高固、液体分离效率,有助于保持出水水质稳定。
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
一体化的槽体设计,*大面积的建设场地。可采用地埋式,使其不受 地形与环境的影响。污水利用势能差,通过自流方式流动。池体单元之间 设计隔板,有效防止短路的发生。装置采用两级厌氧池体结构,并在池中 充填颗粒状厌氧填料,从而提高污泥浓度,污水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的 降解,大大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污染负荷,降低能耗。好氧池采用微动力充 氧方式,通过两级跌水曝气,以及拔风管的设计,进行自然充氧,并在池 中设置搅拌器,以保证池中的流动性。配置的人工曝气装置,进行少量短 时间的曝气,在降低能耗的同时,确保池中水体的好氧性。本发明强化了 厌氧处理,并采用微动力方式对好氧池进行充氧,在得到良好处理效果的 同时,有效的较低了能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