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组合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鲁盛组合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有利于提高过滤和消 毒效果,降低维护成本,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粗滤孔,次滤孔和精滤孔的设置,有 利于提高过滤处理效果,扩大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新型的外壳的设置,提高工作的稳定性能和 抗冲击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组合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生物滤料的种类及特点
1、生物滤料的种类
曝气生物滤池所用填料,根据其采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填料、高分子填料。
常用的无机填料有: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膨胀硅铝酸盐等);
高分子填料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PE、各类树脂,塑料(包括各类泡沫材料),纤维
2.生物填料的特点
①粒状填料:这是早出现沿用至今的填料,材质为无机的陶粒或石英砂。这类填料的主要特点是表面粗糙,易于附着生物,截留悬浮污染物的能力强,缺点是阻力大,容易堵塞。
②不规则粒状填料:早期有拉西环(RaschingRing)鲍尔环(PallRing),目前常用的有哈凯登球(Hacketten)和多面空心球等,可用陶瓷石墨、塑料或金属制成,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流体分布不均;
③玻璃钢或塑料填料:表面光滑,生物膜附着力差,易老化,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容易产生堵塞。软性填料中的水流流态不理想,易产生结球现象,使其表面积大为减小,进而在结球的内部产生厌氧作用,影响处理效果;
④活性炭粒:比表面积大,孔隙多,但价格昂贵,且由于表面孔隙尺寸太小,大多数微孔微生物不能利用;
⑤塑料纤维类填料:质轻,坚硬,但表面光滑,空隙率小,不易挂膜;纤维类填料一般都存在易结块及装填困难等不足;
物浓度的高低成为影响物降解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耗氧与供氧的关系来看,在反应初期SBR反应池保持充足的供氧,可以提高物的降解速度,随着溶解氧的出现,逐渐减少供氧量,可以节约运行费用,缩短反应时间。SBR反应池通过曝气系统的设计,采用渐减曝气经济、合理一些。
组合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SBR工艺排出比(1/m)的选择
SBR工艺排出比(1/m)的大小决定了SBR工艺反应初期物浓度的高低。排出比小,初始物浓度低,反之则高。根据微生物降解物的规律,当物浓度高时,物降解速率大,曝气时间可以减少。但是,当物浓度高时,耗氧速率也大,供氧与耗氧的矛盾可能大。此外,不同的废水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也不同。污泥沉降性能好,沉淀后上清液就多,宜选用较小的排出比,反之则宜采用较大的排出比。排出比的选择还与设计选用的污泥负荷率、混合液污泥浓度等有关。
SBR反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
根据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混合液污泥浓度的大小决定了生化反应器容积的大小。SBR工艺也同样如此,当混合液污泥浓度高时,所需曝气反应时间就短,SBR反应池池容就小,反之SBR反应池池容则大。但是,当混合液污泥浓度高时,生化反应初期耗氧速率增大,供氧与耗氧的矛盾大。此外,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的大小还决定了沉淀时间。污泥浓度高需要的沉淀时间长,反之则短。当污泥的沉降性能好,排出比小,物浓度低,供氧速率高,可以选用较大的数值,反之则宜选用较小的数值。SBR工艺混合液污泥浓度的选择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关于污泥负荷率的选择
污泥负荷率是影响曝气反应时间的主要参数,污泥负荷率的大小关系到SBR反应池终出水物浓度的高低。当要求的出水物浓度低时,污泥负荷率宜选用低值;当废水易于生物降解时,污泥负荷率随着增大。污泥负荷率的选择应根据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要求的出水水质来确定。
组合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水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分析方法”中各方法。在制定和执行“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与污垢分析方法”时应遵守本规定。
1.1 方法中所列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指符合国家标准(GB)或专业标准(部标准)的分析纯试剂,作基准者应采用基准试剂。
1.2 方法中所用的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蒸馏水或同等级纯度水。
1.3 方法中所用的溶液,除另有说明外,均指水溶液。
1.4 由固体试剂配制的非标准溶液均以%(m/V)表示,即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试剂溶于溶剂中,并以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混匀而成。
1.5 由液体试剂配制的稀水溶液,均应以浓溶液的体积加水的体积表示,如1+3硫酸溶液系指1体积浓酸加到3体积的水中混合配制而成。
1.6 方法中所载“在水浴上加热”,除另有规定外,系指在沸腾的水浴上加热。
1.7 方法中所载的“灼烧或烘干至恒重”,如无特殊说明,均指系灼烧或烘干,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重复进行至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03g,即为恒重,取后一次重量作为计算依据。
1.8 方法中所载的“干过滤”,系指用干滤纸、干漏斗将溶液过滤,滤液收集于干燥容器中,干过滤均应弃去初滤液。
1.9 当方法中所表示的数量前标有“约”时,系指方法中所记载的量为近似值或用简易的计量器具所量取的量。
1.10 当方法中有称准至××××时,系指准确到方法中所要求的精度。
1.11 方法中有的项目并列两个以上分析方法,可根据水质含量范围和具体条件选用。
1.12 方法中需用到仪器均包括实验室基本仪器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