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潍坊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A/O法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备专业生产厂家--鲁盛环保。设计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气浮机、
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装置、絮凝沉淀设备、玻璃钢化粪池、叠螺污泥脱水机.....
鲁盛环保期待跟您合作,我们提供免费送货、派人安装等一系列服务。
A/O法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城市生活污水,经筛网初步过滤后送入污水池;2)将污水池内的生活污水送入生物池进一步混合;3)将生物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送入缺氧池;4)将缺氧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送入厌氧池;6)好氧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所得污泥循环至生物池循环处理或送至污泥储罐收集处理,沉淀池出水经MBR膜过滤后送入清水池存储。所述工艺采用A/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好,处理效果明显,处理过程中无污泥产生,且处理用池可埋入地下,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低,对环境友好。
A/O法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城市生活污水,经筛网初步过滤后送入污水池;
2)将污水池内的生活污水送入生物池进一步混合,利用生物池内的反硝化菌对生活污水中的碳进行反硝化处理,并在生化池内增加酶浮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使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及悬浮活性污泥共同降解;
3)将生物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送入缺氧池,缺氧池内的异养菌将生活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物水解为酸,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游离出NH4和HN3;
4)将缺氧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送入厌氧池,厌氧池内的反硝化菌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氮处理;
5)将厌氧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送入好氧池中,在好氧池硝化菌的作用下,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氨氮;
6)好氧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所得污泥循环至生物池循环处理或送至污泥储罐收集处理,沉淀池出水经MBR膜过滤后送入清水池存储。
进一步,步骤2)中生活污水在生物池内停留时间为0.5~1h。
另,步骤3)中生活污水在缺氧池内停留时间为0.3~0.5h。
另有,步骤3)所述缺氧池内DO≤0.2mg/L。
再,步骤5)中生活污水在厌氧池内停留时间为1~2h。
再有,步骤5)中生活污水在好氧池内停留时间为0.3~0.5h。
且,步骤5)中所述好氧池内DO为2~4mg/L。
另,生活污水中物降解率为93~95%。
再,所述生活污水中含磷浓度<3mg/L。
A/O法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SBR工艺的特点如下:
1.运行灵活,可根据水量、水量的变化调整各阶段的时间,或根据需要调整或者增减工序,以保证出水水质符合要求。
2.类似于静止沉降的特点,使泥水分离不受干扰,出水SS(悬浮物)低而且很稳定。
3.生物反应、沉淀均在一个构筑物内完成,节省占地,造价低。
4.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5.污泥沉降性能好,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6.对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好。
这种方法厌氧池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除磷效果差,总容积利用率低,一般小于50%,适用于污水量较小场合。
与其他处理工艺相比较,SBR可采用鼓风曝气,也可采用机械曝气,由于系统总处于曝气与不曝气状态,设施也处于停、开相间的状态,所以节能效果好。生物反应在一个池体内完成,*设置二沉池,有效水深较深,相应占地面积较少。
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好氧生化处理是决定去除污染物效率的主要操作单元,本方案拟选用了国内外发展变化快的污水处理工艺—SBR生化处理工艺。
A/O法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方案的设计
根据上述对污水水质的分析,本工程要求对BOD5、CODCr、SS、动植物油去除率要求较高。本方案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将针对该村的污水量和污水水质以及当地经济条件、管理水平等考虑采用适应能力强、调节灵活、低能耗、低投入、占地少和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处理工艺。下面将对各种工艺的特点进行论述,以便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
1)BOD5/CODCr比值
污水BOD5/CODCr值是判定污水可生化性的简便易行和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BOD5/CODCr>0.45可生化性较好,BOD5/CODCr<0.3较难生化,BOD5/CODCr<0.25不易生化。
分析村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BOD5=300mg/L,CODCr=500mg/L,BOD5/CODCr=300/500=0.6,其可生化性属于较好类型的城镇污水,因此本工程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2)BOD5/TN(即C/N)比值
C/N比值是判别能否有效脱氮的重要指标。从理论上讲,C/N≥2.86就能进行脱氮,但一般认为,C/N≥3.50才能进行有效脱氮。分析确定的进水水质,C/N=300/25=12,满足生物脱氮要求。
3)BOD5/TP比值
该指标是鉴别能否生物除磷的主要指标。BOD5/TP的比值是衡量能否达到除磷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该值要大于20,且比值越大,生物除磷效果越明显。
特征在于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井1、调节池2、初沉池3、动力氧化接触池4、澄清池5,以及和动力氧化接触池4连接的风机房6;所述的动力氧化接触池4包括反应器主体7、反应器内壳8、旋切式搅拌器9;反应器内壳8设置在反应器主体7内部,其底部开口与反应器主体7连通;旋切式搅拌器9贯穿反应器主体7和反应器内壳8设置;反应器内壳8内部形成曝气区10,反应器内壳外壁与反应器主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上方形成排水区11,下方形成污泥沉淀区12;反应器主体7底部设置有曝气管13。
进一步,所述的反应器内壳8内部布置有若干纳米悬浮生物载体。
进一步,所述的旋切式搅拌器9包括电机14和搅拌棒15;电机14安装在反应器主体7外部上方,其上连接伸入曝气区10的搅拌棒15。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池2内部安装有与初沉池3连通的潜污泵16。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房6通过曝气管13与动力氧化接触池4连接,外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7,内部设置有与太阳能板17和风机18相连接的蓄电池19,风机18的出气口与曝气管13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澄清池5内部设置有下部出水的隔板20将澄清池5分成两部分,隔板20的一侧为进水池21,另一侧为出水池22;出水池22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上部连通的消毒池23。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池2和初沉池3之间安装有隔油池24;隔油池24从进水侧到出水侧依次设置有两个下部出水的隔油板25和一个上部出水的溢流板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