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一体化A20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鲁盛环保专业生产销售一体化A20污水处理设备,我们有自己专业的安装团队,水质检测师检测水质污染程度(COD值,BOD值),保证安装完成后水质检测合格!
主要业务涉及工厂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酒店宾馆污水,变电站的生活污水,发电厂生活
污水,光伏发电场的生活污水,风景区的生活污水,学校生活污水,水利建设项目生活污水,医院污水、水务、城镇污水等等领域。
水污染指标
水污染指标是衡量水体被污染程度的数值标示,也是控制好检测水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其中,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8个):
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经一定天数降解每升水中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以BOD5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物氧化为H2O和CO2所消耗的相当氧量。常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分别表示为CODCr或简写(COD)和CODMn(也称耗氧量,简称OC),单位为mg/L。
总需氧量(TOD):当物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CO2、H2O、NO、SO2时所消耗的氧量,单位为mg/L。
总碳(TOC):表示水中污染物的总含碳量,以碳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悬浮物(SS):水样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单位为mg/L。
pH:表示污水的酸碱性。
有毒物质:表示水中所含对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氰化物、砷化物、汞、镉、铬、铅等,单位为mg/L。
大肠杆菌数:指每升水中所含大肠杆菌的数目,单位为个/L。
废水处理原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加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普遍和严重,其中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如制药、染料、日化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物质,大多都是结构复杂、有毒有害和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化工废水处理的难度较大。
化工废水的基本特征为高的COD、高盐度、对微生物有毒性,是典型的难降解废水,是目前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和热点。化工废水的特征分析如下:
(1)水质成分复杂,副产物多,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
(2)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这是由于原料反应不和原料、或生产中使用的大量溶剂介质进入了废水体系所引起的;
(3)有毒有害物质多,精细化工废水中有许多污染物对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4)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比C低,可生化性差;
(5)废水色度高。
工艺选择
1.物去除
污水中物(大多数能被微生物所利用部份称为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然后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完成的。生化反应又分为厌氧阶段、兼氧阶段和好氧阶段。
厌氧阶段(化粪池):废水在通过挂着产气菌(甲烷菌)的填料层时,在产气菌(甲烷菌)的作用下,将水中小分子的物质如酸和醇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转变为zui基本的化合物CH4和H2O,从而达到去除COD的目的。
水解酸化阶段:废水通过挂上生物菌膜的填料层,大量微生物将进入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水解生物菌表面,在大量水解细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物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在产酸菌的协同作用下将大分子物质、难以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好氧设计阶段:本工程中好氧段采用接触氧化法进行净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zui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溶解性物(例如低分子酸等易降解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物则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物和非溶解性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是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残余物。
2.斜管沉淀去除好氧池污泥
污水中通过好氧池后,污泥(好氧菌种)随池出水较多,必须通过率沉淀作用使好氧菌种沉淀下来,采用斜管沉淀工艺,是浅层沉淀理论,强化沉淀的能力,从而污水得以澄清,沉淀下来的污泥(好氧菌种)通过泵回流到厌氧池重复使用。
3. 大肠杆菌及病毒的去除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生活废水必须经消毒处理,采用消毒能力较强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处理,二氧化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杀灭废水中的大肠杆菌和病毒。
影响水解(酸化)过程的主要因素
(1)基质的种类和形态
基质的种类和形态对水解(酸化)过程的速率有着重要影响。就多糖、蛋白质和脂肪三类物质来说,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水解速率依次减小。同类物,分子量越大,水解越困难,相应池水解速率就越小。比如,就糖类物质来说,二聚糖比三聚糖容易水解;低聚糖比高聚糖容易水解。就分子结构来说,直链比支链易于水解;支链比环状易于水解;单环化合物比杂环或多环化合物易于水解。
(2)水解液的pH值
水解液的pH值主要影响水解的速率、水解(酸化)的产物以及污泥的形态和结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微生物对pH值变化的适应性较强,水解过程可在pH值宽达3.5—10.0的范围内顺利进行,但佳的pH值为5.5—6.5。pH朝酸性方向或碱性方向移动时,水解速率都将减小。水解液pH值同时还影响水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3)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是水解反应器运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对反应器的影响,随着反应器的功能不同而不同。对于单纯以水解为目的的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越长,被水解物质与水解微生物接触时间也就越长,相应地水解效率也就越高。一般为3-4小时。
(4)温度
水解反应是一典型的生物反向,因此.温度变化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符合一般的生物反应规律,即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水解反应的速率越大。但研究表明,当温度在10一20oC之间变化时,水解反应速率变化不大,由此说明,水解微生物对低温变化的适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