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套系统
鲁盛环保只生产达标设备。 好产品不怕检验 检验合格才出厂
我们是专业的生产供应商,我们有专业的生产车间,都是根据具体的数据标准量
身打造的,厂家直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到底的价格,请放心购买。
技术特点:
(1)芬顿药剂不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2)抗冲击负荷(COD浓度大幅度波动)的能力强
(3)启动快,操作控制简单
(4)系列化、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可靠;
(5)内部无运转部件,*维修
(6)运行成本低
(7)出水水质可控
工艺特点为:
(1)隔栅 采用机械回转式隔栅,可以除去废水中所含有的固体杂物,防止后续管道和水泵堵塞。
(2)沉淀池 采用竖流式沉淀池,靠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颗粒悬浮物沉降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悬浮物
(3)调节池 设有回流泵,能不断促进调节池内废水自身循环,具有均化水质水量的作用,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有效地提高生物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4)水解酸化池 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把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阶段是酸性发酵阶段,物在水解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及其它产物;*二阶段是甲烷化发酵阶段,脂肪酸在产甲烷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CH4和CO2等产物,70年代初Ghoshs等提出两相厌氧发酵的概念,就是把厌氧消化两个阶段的反应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反应器内进行,将这两个反应器串联起来形成两相厌氧消化系统,步是酸化水解系统,也称为产酸器,第二步是厌氧反应系统,也称产甲烷器。
酸化水解池作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 座分2 组,每组分3 格,每格下部为锥形斗,锥形斗底部设有排泥循环管,可以排出剩余污泥和进行污泥回流,每格下流区和**区的容积比为1:3,*3格在**区上部设有2m高的弹性立体填料,既扩大了反应器容积、改善水流状态和传质效果,又有利于强化沉淀效果及阻止污泥流失,废水中有一些对生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部分残留的药品组分和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废水进入水解酸化反应器,多种水解菌能够把大分子物转化为小分子物,消除残留药品的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经过酸性发酵的废水再进入UBF 能够进行正常的甲烷发酵。
(5)加热罐 采用100M3 高位不锈钢罐,罐底高度为17m,水温较低时在罐内用蒸汽对废水进行加热,保持厌氧罐进水温度为30-35℃,罐内废水靠高位落差流入厌氧罐,保证了进水水流平稳和压力恒定。
运行过程中常见异常现象及解决办法
(1)初沉池悬浮物难以下沉,飘浮于水面上。
原因:主要由于水质水量的引起的浓度、pH值的变化,PAM加入量过多。
办法:定期测量水质,优化絮凝剂种类及使用条件。
(2)ABR池出现浮泥和酸臭味。
原因:主要由于ABR池的水解酸化,致使池内pH值下降,没有定期排泥。
办法:连续开启循环泵,充分搅拌泥水,定期排泥。
(3)氧化沟表面出现较多的漂泥,二沉池出水中SS增多。
原因:氧化沟内污泥浓度太高,泥龄太长,或进水浓度太低,污泥内源代谢加剧、自身氧化分解,絮状污泥解体,沉降性差的细小无机污泥增多。
办法:增加剩余污泥排量,降低曝气池污泥浓度,改善进水水质,必要时补充碳源。
(4)二沉池表面出现浮泥,并常见气泡,出水中SS增多。
原因: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太长,在厌氧条件下发生了反硝化反应,废水在氧化沟生化降解不,残留水中的BOD为反硝化提供了碳源,反硝化产生的N2将污泥带至水面。
方法:加大污泥回流比以新池底污泥,加强氧化沟管理,提高BOD去除率。
(5)污泥膨胀,SVI值为200左右,有时甚**。
原因:①活性污泥絮体中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膨胀、促成条件包括进水物太少,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引起。②进水中N、P不足;③pH太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④混合液溶解氧太低、不能满足需要;⑤进水浓度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办法:①投加足够N、P;②调节氧化沟进水pH值;③开启多台风机,满足氧量;④调节进水量和稳定水质。
(6)其它操作条件相对变化不大,而曝气池中溶解氧剧烈升高,控制风量也难以降低。
原因:微生物对氧的利用率剧降,可能是由于PH严重偏离正常范围,毒物进入曝气池使污泥中毒,冬季水温偏低。
办法:检查进水水质,查明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措施恢复。
调试情况
MBBR各池中投加池容30 %的填料后,灌入粪肥约4 t,并从旁边的活性污泥池引入污泥,使池内活性污泥浓度保持在2000 mg/L左右,上清液CODCr浓度800mg/L左右。打开气阀, 使所有填料流化,闷曝48h。此时,池内上清液CODCr浓度已下降到300mg/L左右,但是只有少数填料表面出现菌斑。因此以50m3/h的流速进水5 h,冲走部分活性污泥后,重又加入粪肥,继续闷曝48 h。闷曝结束后,约有1/5的填料上可以观察到菌斑。于是开始以60m3/h的流速持续进水。因为前期加入了粪肥,所以从*5 d到*8 d,MBBR的出水CODCr值都**进水。进水到*10 d后,除了闷曝初期挂上部分生物膜的填料,其它填料仍然保持白色,肉眼看不到菌斑,显微镜下观察也没有发现什么微生物。为了促进填料挂膜,早日实现污水回用, 从*11d到*13d,每天向MBBR池内投加白糖30kg,面粉30kg,及适量的尿素和磷酸氢二钠。由于调试时期是10 月中旬,抚顺地区夜间的低气温已降到0℃以下。所以选择白天投加营养物进行闷曝,晚上进水保温。*14 d后,所有的填料都已基本挂膜成功,从白色变为了灰黑色。将填料上的微生物膜振荡下来,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微生物构成与原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几乎相同,没有观察到丝状菌。至此,填料挂膜成功,MBBR 启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