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t/h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鲁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挤压变形,使用寿命长,抗腐蚀能好,价比,所以选用污水处理设备材质也是非常重要。关于如何选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材质,让我们一起进一步来了解下。
常见基本概念
厌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溶解氧在0.2mg/L以下。
缺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没有溶解氧但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溶解氧在0.2-0.5mg/L左右。
好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有溶解氧或兼有硝态氮的状态。溶解氧在2.0mg/L以上。
曝气:只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专一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物的氧化分解。
活性污泥: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形成的污泥状的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在污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污水中
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生物膜法:使废水接触生长在固定支撑物表面的生物膜,利用生物膜降解或转化废水中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水质
SS:固体悬浮物,一般单位mg/L。一般指:应滤纸过滤水样,将滤后截留物在105℃温度中干燥恒重后的固体质量。
COD:化学需氧量,一般单位mg/L。COD的测定原理是:用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物氧化成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用CODCr,一般用COD表示。COD优点:能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需数小时,且不受水质影响。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物污染越严重。
BOD:生化需氧量,一般单位mg/L。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NH3-N:氨氮,一般单位mg/L。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TP:总磷,一般单位mg/L。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可分为磷和无机磷两类。
肠菌群数:是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以个/L计。
细菌总数:是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的总数,以每毫升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表示。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好氧池异常状况分析和解决办法
1.好氧污泥发黑或者发白(溶解氧低或者过高)
2.包好氧池上清液混浊(污泥吸附能变差或者溶解氧过高导致污泥解体、溶解氧过低物未能氧化掉)
3.从二沉池回流的污泥泡沫变黏稠(污泥在二流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反销化后活变差)
4.好氧池包沫增多(通过泡沫颜色、黏稠情况来判断是污尼本身发生变化造成的还是生产中添加的物质造成的)
5.好氛池去除率下降(具体分析原因:污泥活、污尼负荷、溶解氧、污泥浓度、水温等)
6.好氧池污泥膨胀(通过加大排泥和调整营养料投加来控制,稳定进水量,保证溶解氧的充足和适合的水温)
7.好氧污泥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混浊细碎泥多(污泥负荷过高或者污泥解体,镜检污泥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
8.好氧微生物变少,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少(负荷过低或者过高、溶解氧不足、发生污泥膨胀、营养料不足)
9.好氯池溶解氯长期偏高而出水混速且COD高(污泥负荷长期信低,污泥解体、菌胶团被氧化,不消耗氧气)
10.污泥老化(导致污泥老化原因有泥龄长、负荷低等,污泥老化使出水变差,细碎泥、轮虫多,耗氧量增加)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工艺组成:
生物质主要指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物质。用于吸附工程的物质及其废弃物就是生物质吸附剂。生物质吸附剂具备以下优点〔7〕:材料成本低、分布广;孔隙率高,表面积大;表层含有较多羟基,改性简单,与磷酸根离子反应的活性较高;在水中不溶解,易分离。近年来研究的生物质吸附剂有软体动物壳、蛋壳、甘蔗渣等。
Wanting Chen等〔8〕在研究用牡蛎壳吸附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磷时发现,反应温度从20 ℃升到30 ℃和壳粒径从590 μm降到180 μm,都会增大牡蛎壳的吸附容量,牡蛎壳有丰富的吸附位点,并且比大多数吸附剂环保。
T. K?se等〔9〕用焙烧废蛋壳(CWE)吸附磷时发现,CWE对磷的吸附去除率在pH 为2~10时都能大于99%,并得到吸附剂的投加质量浓度为2 g/L;其他阴离子的存在对CWE吸附磷的影响不大,吸附磷后的CWE由于含有大量钙、镁和磷,可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附着氢氧化铁的废蛋壳吸附磷的速率很快。
每天xun视内容:
1.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
2.沉降性
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每次少排。
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解不,导致出水SS偏高,主要的方法降低系统负荷。